转作风 提效能 促转型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专题 > 转作风 提效能 促转型
关于印发《淮北BTI体育网站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服务对象满意度双提升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
浏览:29607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3-06-26 16:31:25

 

 

淮疾控201353

 

 

关于印发《淮北BTI体育网站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服务对象满意度双提升工程活动方案》

的通知

 

中心各科室、三区分中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淮北市卫生局《关于实施医疗水平及群众就医满意度双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中心现制定《淮北BTI体育网站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服务对象满意度双提升工程活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淮北BTI体育网站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服务对象满意度双提升工程活动方案

 

BTI体育网站

                            2013626


附件

 

淮北BTI体育网站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

服务对象满意度双提升工程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精致淮北”等有关要求,根据市卫生局文件《关于实施医疗水平及群众就医满意度双提升工程的通知》(淮卫〔201328号)要求,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社会建设、创建文明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精致淮北”等总体工作部署,以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城市为标杆,全面完成卫生资源的优质均衡布局任务,创新重点学科、科研和教学体系,全面优化人才梯队,全面提高疾病控制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整体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争创一流公共卫生职业精神风貌为标杆,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和卫生文化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便民利民机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提升疾控工作者的职业精神素养和对执业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市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一)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2014年底,公共卫生重点学科体系基本建成、发展方向基本明确,卫生科技教育组织体系和激励机制更加完善;疾控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进一步巩固,服务能力普遍提升。到2016年底,疾病控制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本完成,优质卫生资源实现均衡布局;医学教学、科研支撑平台基本健全,一批重点学科达到省级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匹配,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全面拓展,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争创一流职业精神。2014年底,疾病控制工作者的职业精神风貌显著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行为更加规范、文明;公共卫生适宜性服务技术进一步拓展,便民惠民和优质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纠纷投诉明显减少。到2016年底,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职业发展环境,形成一批行业文化建设精品、文明优质服务品牌,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疾控工作者和市民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具体目标

(一)加快推进民生工程项目实施。

1、全力推动艾滋病和结核病患者救治项目的实施,确保完成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任务。认真梳理既往民生工程工作,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拓展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加强民生工程工作管理,推行优质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2、不断巩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成果。加强疫苗管理,确保冷链系统正常运转;进一步推动儿童预防保健门诊建设,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短信预约平台运转顺畅;提高预防接种服务安全性、有效性,及时妥善处理各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努力实现消除麻疹工作目标,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积极开展疫苗针对性疾病监测,提高疫苗针对性疾病发现报告及时率、流调率、血样送检率等工作指标;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继续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2013年各县区免疫规划建卡率达到95%以上,分苗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

3、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度目标任务。根据本地实际,及时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目标任务,细化考核办法,加强监督管理,积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经费和管理经费,保证建档数量,提高建档质量,及时拨付经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技术指导、评估考核、业务培训等日常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力求数据上报真实、准确、及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等信息资料的利用率;进一步增加电子档案数量和提高电子档案质量,做到纸质档案建立和电子档案录入同步进行。

(二)切实做好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

1、深入贯彻《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结合我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现状和传播特点,及时发现新发感染者,探索高危人群干预模式,强化宣传教育、咨询检测、血液安全、关怀治疗等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做好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保持较高维持治疗率;加强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相结合,完善梅毒监测网络,继续做好性病疫情监测、报告和资料管理工作。

2、紧密围绕《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规范诊疗行为,落实结核病患者登记报告和治疗管理措施;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实施质量,加强结核病实验室建设;开展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

3、进一步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围绕消除疟疾分阶段目标,实施疟疾休止期人群服药活动,加强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提高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和实验室确诊比例,加强疟疾病例的管理,开展疟疾疫点处置、媒介防制、健康教育等工作。

4、大力加强手足口病、霍乱等传染病防治。加强手足口疫情监测预警,组织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传染病报告培训,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做好重点地区、尤其是农村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重点人群的防控,提高重症病例的救治成功率。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以及乙肝、乙脑、流脑等免疫针对性疾病的监测,做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一旦发生突发疫情,及时有效进行处置和应对。

(三)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

1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实施“健康一二一”活动,积极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社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调查与诊断,积极组织申报慢性病示范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工作培训、指导,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

2规范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救治,落实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和报告登记制度,2013年全市重性精神病人检出率力争达到3‰,及时完成患者病情评估、信息录入等工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做到医防结合、优势互补,积极创新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模式,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对社会公共安全威胁。

3积极实施儿童口腔窝沟封闭项目,提高儿童口腔疾病防治意识,有效减少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

4做好麻风病防治、地方病防治、职业卫生、健康体检、农村环境卫生监测、死因监测点、疾病监测点和伤害监测点监测等工作。

(四)提高公共卫生网络信息报告和管理水平。

加强全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对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综合评估。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审核、分析疫情报告和信息资料,科学研判疫情发展态势,提升预测预警能力。加强死因监测报告管理;推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登记工作。抓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

 

(五)全面推进疾控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准则,深入贯彻省卫生厅《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精神,开展“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促进服务作风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丰富职工业余文体活动,率先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疾控人员素质,激发疾控队伍活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疾控队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四、保障措施

结合正在实施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艾滋病防治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基层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大力加强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逐步完善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建立精神疾病管理网络,健全精神专科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以及对基层进行技术指导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决策指挥系统,建立卫生应急组织协调、决策评估、信息报告、监测预警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水平。

(二)能力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积极利用中央补助疾病控制重点业务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日常业务督导等项目的支持,加大疾病控制人才培养力度,指导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等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促进疾病控制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加强疾病控制核心能力建设,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和疫情监测敏感性;逐步完善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制订霍乱等重大传染病及洪涝、干旱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储备卫生应急处置相关设备和物资,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实施疾控机构绩效考核评估工作,切实提高疾控机构管理水平。

3强化舆论引导。着力加强对卫生行业的正面宣传报道和社会舆论引导,组织开展对实施“双提升工程”、重点学科、医德医风典型人物和事迹、卫生行业发展规律、科学合理服务模式等方面的重点宣传报道,进一步增进市民对公共卫生工作的了解,引导市民对医改和实施“双提升工程”的合理预期。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增进与媒体的共识,共同塑造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良好社会形象,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监督考核。

  1.强化工作督导。“双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实行工作例会制度,研究和解决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对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督导,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定期对各有关科室完成上一次例会议定事项的情况进行督导,并通过简报等形式,通报进展情况、交流好经验、好做法;对未能按照计划完成的工作,要说明情况,实行分工问责制。

2.抓好考核评估。中心将“双提升工程”列为分中心及各科室考核的重点内容,加强对整体工程以及专项规划落实情况的考核评估,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各科室在进行年度目标考核时,要将“双提升工程”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各科室要把实施“双提升工程”与年度考核工作结合起来,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本科室内部考核方案中。

五、活动总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中心领导干部和中心干部群众通过学习要明确认识,统一思想,要切实认识到:中心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心作风建设,市贯彻落实市委一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力保障。中心领导干部和中心干部群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实现解放思想有新突破、转变职能有新举措、服务水平有新提高,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在活动中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组织学习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创新载体,扎实开展好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

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历时一年。为使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讲求科学性和时效性,要积极探索学习和工作机制。重点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工作:

1、创新活动载体。一是以创建学习型、创新性、节约型、服务性“四型”为载体,广泛开展“四型中心”创建活动,开展中心优化经济环境先进集体和个人、文明单位等评选活动,以此推进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二是搞好“四个结合”,即把中心作风建设同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结合起来,同中心效能监察结合起来,不断研究探索适合中心作风建设的有效方法和有效载体,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推动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2、积极探索创建中心作风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促进中心作风转变的新型管理制度,形成既有近期打算又有长远目标,指标量化、激励手段到位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便于监督、科学合理”的中心作风建设规划和检查考评体系。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中心作风建设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三)精心组织,认真开展中心作风集中整顿活动

35月的中心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是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监督。一是中心从离退休或其他社会服务对象中聘任社会监督员2人,对中心作风进行明察暗访。二是成立内部检查小组不定期检查中心作风情况。对由于中心作风不实、办事不利、拖拉推诿、行政不作为等方面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对严重顶风违纪的中心工作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开展中心作风建设活动,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舆论氛围。中心全体职工要坚持每个星期开展集中学习一次,学习要有详实的笔记,并由支部组织开展学习笔记竞赛评比活动,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舆论氛围。要通过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把中心作风集中整顿和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

3、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这次活动在中心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科室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中心党支部书记亲自抓、总负责,并以良好的作风带动中心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附件:1.关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2.关于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3.名词解释

 

 

 

附件1

 

关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为完善我市卫生重点学科、科研和教学体系,提高疾控机构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全市整体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完善科研、教学体系,创新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推动研究型机构建设,全面提升疾控机构服务技术水平;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整体管理和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契机,拓展公共卫生适宜性服务技术,全面提升疾控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实施本工程,实现四个显著提升:

(一)人才梯队结构和素质显著提升

2016年底,卫生人才总量、人才团队结构适应疾控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一批省级、市级学科团队及学科带头人,各学科人才梯队基本健全,学科团队的协作能力满足重点学科和领先学科建设需要。

(二)体系布局和规范化建设显著提升

2016年底,卫生资源实现按城市功能需要均衡布局;医学重点学科、科研和教学体系基本健全,疾控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达标上等任务基本完成,研究型机构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三)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2016年底,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健全完善,疾病控制成效和服务质量的核心制度成为日常工作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全面普及;疾病控制成效和服务质量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四)行业地位在皖北地区和全省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2016年底,建成在皖北地区和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卫生科研和教学机构;形成一批全市、全省疾控系统领先学科和重点学科,公共卫生适宜性服务技术得到大力拓展。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重点学科体系,培育领先学科,全面提升人才梯队和卫生科技水平

1.完善重点学科结构体系。

一是优化重点学科结构布局。2013年起,全市实施新一轮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重点推进市级疾控重点学科的建设,明确学科建设的前沿方向,提出建设目标和考核要求。2016年,力争有3-5个左右的重点学科达到省级水平。二是提高学科资源配置水平。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级疾病控制体系,形成与市级重点学科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市、县两级医学重点学科梯队。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全面发展重点学科亚专科及分支学科,完善与学科建设相关的辅助科室,提高各学科之间的协作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与中心整体能力协调发展落实重点学科选人用人和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自主权,推动人才和设备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和科研协作。三是落实重点学科建设督导制度。要指导各重点学科建设科室制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提出建设目标和考核要求,督促未落实年度建设目标的学科分析原因,寻求对策;要采取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的方式,对各学科完成建设目标的情况逐一进行考核验收;对因客观原因导致学科建设目标无法实现的,要及时予以调整。

2.加强重点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制定2013-2016年疾病控制学科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引进及培养规划,按照年龄层次合理、知识结构搭配得当、主攻方向明确的要求,采取引进和培养并重的方式,加快组建重点学科的人才梯队。一是加强高层次学科团队建设。20132016年期间,努力组建省级重点学科团队,培养一批具有省内外影响力的疾病控制领军人才。二是推进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每年选拔优秀中青年到省内外培训进修。支持优秀学科带头人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三是完善人才培训制度。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要制定高级公卫医师培养五年计划,重点培养一批有潜力、有前途的年轻优秀人才;培训内容以提高工作能力、了解专科前沿科技信息、掌握尖端技术为主;每个重点学科在五年内有一位以上高级公卫医师完成培训;将医生进修学习作为晋升正高级职称聘用的前置条件。四是加大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实施力度。2013年起,新入编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必须进行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

3.强化重点学科激励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重点学科安排财政补助经费。建立补助经费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具有冲击市级和省级重点学科的领先学科的发展。加大对科教工作的投入,从今年起,科教经费开支必须达到本单位预算总支出的2%,重点学科财政补助经费和各单位科教专项经费只能用于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二是完善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退出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建立补助经费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各学科建设进展情况,重点支持具有冲击市级和省级重点学科的领先学科的发展。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要在人、财、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领先学科的发展。三是完善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与省、国家疾控机构交流合作,积极到上级机构争取进修、交流等机会。是强化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重点学科建设组每年组织一次重点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交流医学重点学科发展情况;组织淮北重点学科建设论坛等形式,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介绍学科建设经验。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要增配管理力量,统筹协调本单位的重点学科建设。

(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水平

1.推进区域资源均衡布局和优化。

一是提高区域疾控机构档次。按照实用、先进、经济原则支持、加快BTI体育网站、县疾控中心设备更新,全面提升区域疾控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档次水平。二是加强BTI体育网站教学能力。积极加强同安徽医科大学等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强化BTI体育网站教学能力,建立与高等医学院校深入合作机制。三是鼓励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工作。要鼓励和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等公益活动,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引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竞争机制

2.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积极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加强与医疗机构沟通协调,注重发挥疾控机构网络健全、社会动员能力强等特长,结合医疗机构诊疗优势,做到医防结合、优势互补,探索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

3.优化服务流程。完善结核病、重型精神疾病等患者转诊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分级医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模式。加强门诊管理,优化接种、体检服务大厅服务环境和流程。通过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追踪调查服务对象满意度,促进优质服务。

(三)完善行业监管体系,以规范标准为标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1.完善行业质量控制体系。

一是建立淮北卫生服务行业质量控制体系。照全行业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完善卫生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体系,建立具有淮北特色的卫生服务行业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标准化、信息化评审评价流程,实施常态化的质量认证和监督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完善质量基础管理制度。督促落实卫生行业核心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专项巡查活动,建立风险识别和管理体系,定期组织进行成因分析并通报分析结果,确保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得到及时整改。

2.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

一是推动服务技术和管理的标准化。督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措施,组织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认定,实施检验、功能检查和影像检查认证制度,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二是以卫生信息化推动行业标准化管理。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建成启用全市卫生信息专网,进一步提高全市卫生信息化应用水平。三是推动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有效推进精细化管理,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模式,改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开支和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机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

3.完善疾控机构目标责任监管制度。

一是建立服务成本控制制度。制定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控制标准,督促实施全成本核算制度,科学合理配置大型设备。二是加强费用管控。加强对防疫药品和检验耗材采购的监管,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是完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疾控机构运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参考依据。四是建立多元化监管制度。完善卫生行业监管机制、职代会民主监督机制、社会公众外部监督机制,保障在运行管理中体现政府、社会和疾控工作者三方的意志。五是推进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完善医患沟通和患者投诉处置机制,完善预防接种副反应处置等工作预案,妥善处理卫生服务突发事件。六是加快培育行业组织。建立并规范预防医学会等行业协会运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4.完善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监管制度

一是对人员实行总量控制。通过人员编制制度的改革,进一步落实机构选人、用人的自主权,优先保障重点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优先用于配置各学科骨干。

二是完善财政投入与绩效挂钩的评估机制。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按照政府指导价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安排财政补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加强对大型设备配置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安徽省有关规定控制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定期对各医疗机构配置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按照检查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四是促进按经营性质开展经营活动。严格督促落实卫生部关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及登记管理办法。

 

 

 

附件2

 

关于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弘扬卫生职业精神,不断提升行业优质服务水平,提高疾控工作者和市民满意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开展医德医风和卫生文化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卫生职业精神,切实保护好、发挥好、调动好疾控工作者积极性,全面提升疾控工作者满意度;紧紧围绕改善服务、提高质量、便民惠民,努力拓展公共卫生适宜性技术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精致淮北”建设的总体部署,健全纠风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依法行医、廉洁行医,重塑卫生行业高雅文明形象。通过实施本工程,努力打造一支有责任、有信仰、有追求、有素养、社会信赖的公共卫生队伍,实现四个显著提升。

(一)职业精神素质显著提升。疾控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敬业精神、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自我约束、制度规范、社会监督的医德医风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行医、廉洁行医的行业风尚进一步树立。

(二)优质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环境、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优质服务、便民服务措施得到全面落实;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和文明,和谐医患关系基本形成

(三)疾控工作者满意度显著提升。淮北医疗卫生行业核心价值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疾病控制文化建设得到大力加强;人员超负荷工作、职称评聘、技术劳务价值等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主动投身医改的积极性得到更好调动;倡导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服务对象满意度显著提升。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消除非医疗质量引发的医患纠纷投诉;基本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能够普遍感受到医改成果的实惠;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普遍推广应用,群众对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弘扬“大医精诚”职业精神

1.强化职业精神熏陶。一是开展职业精神熏陶活动。每年组织疾控工作者重温医务人员誓言;组织老专家向年轻工作者传授高尚医德精神和职业操守经验;开展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评选活动,用先进事迹、优秀典型人物心得进行职业精神启发性教育;将每年公共卫生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材,进行检讨性教育。二是完善职业精神培训制度。2013年起,每个初级职称疾控工作者每年必须接受6个学时的职业精神培训,以及6个学时的依法行医培训,中级和副高职称医务人员培训时间减半,培训结果纳入医德考评项目,与晋升职称挂钩。将医学伦理学教育纳入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

通过职业精神熏陶,让每一位疾控工作者捍卫“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职业地位;让每一位疾控工作者弘扬“大医精诚”的职业美德。

2.落实职业精神建设制度。认真落实卫生部《医务人员服务八项承诺》和《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的“八不准”等相关制度,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洁从医等方面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意见、政策,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通过落实职业精神建设管理制度,让每一位疾控工作者敬重“守护生命、促进健康”的职业使命;让每一位疾控工作者遵循“依法行医、清廉做人”的职业规范。

3.健全职业精神建设监督机制。一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主要领导总负责、科室各负其责的卫生职业精神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医德考核标准,将考评结果记入疾控工作者的个人医德医风档案,与人员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形成对人员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加大处理违法违规职业行为力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认真排查投诉、信访线索,对查实的搭车收费、乱收费、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和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人员,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和吊销执业资格。严肃查处违反本意见“五知道、五明白、五放心,五坚持五制止,六个一句,八个不准,八项承诺,十个一点”规定的职业行为。注重发挥查办案件和处理违规行为的治本功能,总结案件和违规行为所反映的根源性、规律性、普遍性问题,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堵塞漏洞,检讨性建章立制。

(二)创新卫生文化内涵建设

1.弘扬核心文化价值观。一是提炼卫生文化精华。通过文化制度建设,将行业核心价值观升华为单位管理规范、疾控工作者的行为指南,形成既传承大医精诚、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又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创新精神的当代卫生职业精神。二是塑造单位文化形象。结合自身实际,提炼本单位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要素,以文化提升管理水平,以文化熏陶员工职业素养,培养年轻疾控工作者职业自豪感。以简洁实用和人性化设计为原则,从外部环境、内部装饰、服务环境、识别系统等方面入手,打造既相对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服务环境,努力营造文明、温馨、和谐的服务环境。

2.培育行业文化品牌特色。在全市卫生系统定期举办各类集体活动,通过文化影响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创造追求卓越、崇尚成功的阳光心态,努力创建和谐单位。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学术讲座论坛、星级岗位评选、岗位现场教学、业余文体比赛、拜师带徒学艺”等形式多样的行业特色文化活动;加强带头学科的特色软件和文化品牌建设,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在全系统形成推动职业精神建设的良好氛围。

3.塑造文明服务新形象。一是大力开展创建“市民满意窗口”等活动。组织窗口服务人员开展服务礼仪集中轮训,让其掌握“六个一句”、“十个一点”,努力营造文明服务氛围。二是扎实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认真查找服务环境、管理制度和服务细则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力戒生、冷、硬、顶、推;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民服务,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深入开展创建“构建和谐示范岗”活动。在2013年底前,建立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等事务,开展出院后电话随访、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完善事物公开、座谈会、外聘监督员、医务社工等沟通制度,在与服务对象较为密切的岗位实行和谐示范岗创建活动,让患者“五明白、五知道、五放心”,增强社会监督的有效性。

4.培育公共卫生团队服务文化。一是解决疾控工作者的切身利益问题。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调配人员数量和结构,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解决因工作繁忙影响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问题;完善服务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改善值班休息环境和条件,保障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二要健全人事和分配激励机制。按照干好干坏不一样、鼓励创新、同工同酬的要求,合理确定绩效工资待遇,建立以岗位责任、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加大对科研教育的投入,解决好进修培训、科研课题申报、职称评聘等切身利益问题;完善竞争上岗制度,注重对年轻骨干的培养。三是深化科室民主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事物公开管理制度,全面实施职工代表大会评议等制度,保障疾控工作者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

(三)完善便民利民服务机制

1.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机制加快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明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结合新区建设和城市规划的调整,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与医院的双向转诊能力;以老、幼、病、残和青少年、育龄妇女为重点对象,大力实施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健康管理为核心,以慢性病人群为重点,大力推动家庭医生责任制。

2.完善优质服务机制。办好门户网站,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导航等服务;延长门诊开诊时间、优化服务窗口布局;定期公告市民关注的重大疾病预防、公共卫生监测结果,经常组织健康教育社区行活动,让市民体验公共服务就在身边。

3.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坚持价格监督,制止乱收费。实施服务收费价格公开,提供价格查询服务。坚持温馨服务,制止冷硬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温馨服务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坚持廉洁行医,制止收回扣,实行廉洁行医责任制、拒收回扣和贿赂承诺制。

(四)拓展行业形象舆论导向

1.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重视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调动宣传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利用《健康周刊》、疾控中心网站等宣教阵地,增强宣传报道的组织策划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网点作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活动,提供各类健康教育资料,让群众感受到贴近、方便的优质服务。二要加强提高宣传策划能力。根据自己的职能,加强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惠民举措的宣传策划,提高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组织开展好医德医风先进个人以及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评选活动,树立、宣传、学习行业先进典型。

2.丰富宣传工作载体和内涵。一是丰富宣传工作载体。主动真诚与媒体交朋友,与新闻媒体紧密合作,加大对全市公共卫生机构、疾控工作者正面形象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卫生职业精神;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媒体沟通宣传,营造全社会尊重医学科学、尊重疾控工作者、尊重疾控工作者劳动价值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新闻媒体、简报、专栏专刊、电子荧屏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疾病控制科普知识,让其认识和理解疾病控制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合理引导群众预期。二要创新宣传工作内涵。建立疾控开放日制度,让市民群众全面了解和亲身感受服务流程、疾控工作规范和服务群众、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3.提高突发事件宣传应对能力。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完善宣传报道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简化新闻发布程序;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医患纠纷事件时,要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通过发布新闻通稿、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迅速向社会发布权威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猜疑;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对媒体和市民关注的问题,做到公开答复、主动纠错,把握主动权,让其及时了解公共卫生机构运作情况,形成公共卫生机构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信息沟通机制。

 

附件3

 

名词解释

 

【五明白、五知道、五放心】:

1.患者明白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自己的主管医生姓名。

2.患者知道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诊治项目和价格、服务承诺。

3.患者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放心。

【五坚持、五制止】:

1.坚持规范诊疗,制止乱检查。落实基本疾病诊疗常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实行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2.坚持科学用药,制止大处方。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品种,减少门诊输液量。

3.坚持价格监督,制止乱收费。实施医疗收费价格公开、门诊收费清单和住院收费日清单制,提供价格查询服务。

4.坚持温馨服务,制止冷硬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温馨服务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5.坚持廉洁行医,制止收回扣。推行廉政文化进医院,实行廉洁行医责任制、拒收回扣和贿赂承诺制。

【六个一句】:

1.入院时多介绍一句;2.操作时多说明一句;3.查房时多问候一句;4.手术前多解释一句;5.手术后多安慰一句;6.出院时多关照一句。

【八个不准】:

1.医疗机构和科室不准实行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开单提成办法。

2.医疗机构的一切财务收支应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内部科室取消与医务人员收入分配直接挂钩的经济承包办法,不准设立小金库。

3.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不准接受患者及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

4.医务人员不准接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5.医务人员不准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提成。

6.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准在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之外,自立、分解项目收费或提高标准加收费用。

7.医疗机构不准违反国家有关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规定,对中标药品必须按合同采购,合理使用。

8.医疗机构不准使用假劣药品,或生产、销售、使用无生产批准文号的自制药品与制剂。

【八项承诺】:

1. 拒绝接受患者及其亲友馈赠的“红包”、物品。对患者馈赠的钱物当时难以拒绝的,于24小时内上交本单位指定部门。

2. 拒绝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一次性卫材、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代理推销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它不正当利益。发现企业或推销人员有上述行为的立即通报有关部门。

3. 介绍病人到其它单位检查、治疗、购买药品,或介绍他人购买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拒绝收取回扣或提成。

4. 开药、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它医学检查等,拒绝收取开单提成。

5. 根据患者病情,规范开药、合理检查,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

6. 礼貌接诊,文明待人,热情服务,态度和蔼,不推诿、训斥、刁难病人。

7. 执行医务公开、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8. 执行患者住院“一日清单制”,不分解收费,不超标准收费,不自立项目收费。

【十个一点】:

1.微笑多一点;2.语言美一点;3.行动快一点;4.效率高一点;5.做事多一点;6.理由少一点;7.胸怀宽一点;8.架子小一点;9.说话轻一点;10.责任重一点。

 

                                                

  BTI体育网站办公室            2013626日印发